稅收、安全、移民、養老金……法國新總理施政綱領涵蓋哪些主要內容
法國總理米歇爾·巴尼耶10月1日在國民議會發表了備受期待的首個施政報告,這場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演講勾勒了巴尼耶政府未來的政策方向,涵蓋經濟、移民、司法和社會等各個領域,回應當前法國面臨的嚴峻挑戰。演講引發了法國政壇和社會各界的廣泛的討論和不同反應。今天的專題節目,我們就來看巴尼耶施政的主要核心內容及相關反應
首次國會演講的背景
關注法國政治的聽眾都知道,巴尼耶的上任具有特殊的政治背景。作為一名右派政治人物,他來自於法國傳統保守派政黨共和黨。其出任總理並非由於單純的黨派勝利,而是源於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立法選舉後面臨的複雜局面。在今年7月的立法選舉中,泛左翼陣營贏得最多席位。然而,總統馬克龍在立法選舉後的持續動蕩後,並未選擇這一政黨為執政聯盟的主要力量,最終任命巴尼耶為總理。引發了廣泛爭議。這種政治背景使得巴尼耶在國民議會首次發表施政演講時,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演講當天,全體議員在為不久前遇害的女大學生菲力賓默哀一分鐘後,國民議會半圓形大廳恢復慣常的嘈雜,左翼議員以舉起選民卡的方式以示對馬克龍任命一位右派總理的抗議。儘管面對抗議和質疑聲,巴尼耶依然表現沉穩冷靜,詳盡地展開了他的政策闡述,展示了他在複雜政治局面下的強硬和堅定。
法國當前的經濟與社會背景也為巴尼耶的上任增添了更多的挑戰。首先是法國巨額的公共債務問題,尤其是在經歷了多年高負債以及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深遠影響後,政府需要緊急採取措施恢復財政健康。其次,法國的移民問題近年來日益尖銳,不僅造成社會分歧,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穩定。因此,巴尼耶的演講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圍繞如何解決這些核心問題展開。
巴尼耶施政綱領主要內容
在長達1小時23分鐘的演講中,巴尼耶詳盡闡述了其施政重點。此次講話主要涵蓋了公共財政、稅收、移民政策、社會福利、生態問題、司法改革等多個領域,顯示他試圖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應對法國當前面臨的諸多挑戰,帶領國家走向復蘇與穩定。下面我們就來看巴尼耶講話所突出地幾個核心內容。
1. 降低公共赤字與有針對性的增稅
面對日益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巴尼耶明確指出,法國的財政狀況不容樂觀,當前的赤字接近6%的GDP,國家債務則超過3萬億歐元。他承諾將致力於削減公共赤字,並設定了在2025年將赤字降低至5%,在2029年進一步降至3%的目標。
為此他提出多個削減支出的方案,特別是在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方面,主張放棄對“所有免費的幻想”,同時加強與地方政府的財政合作。此外,巴尼耶計畫通過增稅來填補財政缺口,尤其是針對盈利豐厚的大企業和最富裕的群體,施加臨時性的增稅措施,以確保稅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2. 生態政策與綠色經濟
巴尼耶明確指出,生態債務與財政赤字一樣,都是懸在法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他在演講中強調了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綠色經濟轉型的緊迫性,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生態轉型的政策措施。他主張通過政策激勵推動企業向可持續發展轉型,並加大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支持。他還提出通過教育和宣傳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使環保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此外,他還承諾將在2025年召開全國性的大型水資源會議,探討水資源短缺、污染及使用分配等一系列緊迫問題。
3. 社會福利與養老金改革
在社會福利和養老金問題上,巴尼耶承諾將重啟與各界的對話,尤其是與工會的談判,以確保養老金制度的可持續性。他提到,法國的養老金體系需要進行漸進式的改革,特別是在職業疲勞和性別平等問題上,改革的重點將放在提高養老金領取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退休制度一直是法國社會的敏感議題,巴尼耶表示,政府將探索合理的修訂方案,以緩解退休制度所面臨的巨大壓力。
在最低工資方面,巴尼耶宣布,將從今年11月1日起提高法國的最低工資標準(SMIC)2%,以應對生活成本的上升。這一措施旨在幫助那些處於經濟困境的家庭,確保每個法國人都能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改善。
4. 移民政策的調整
巴尼耶在移民政策上採取了強硬立場。他明確表示,法國目前對移民政策的掌控已經“遠遠不夠”,特別是在非法移民和邊境控制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巴尼耶提出了幾項核心措施:延長非法移民的特殊拘留時間、加強邊境管理以及限制那些不願與法國合作的國家的簽證發放。
此外,巴尼耶還強調了移民融入法國社會的重要性。他提出將加強對合法移民的融入措施,以促進他們更好地適應法國社會,減少社會分歧。
5. 司法與刑事改革
巴尼耶在司法改革領域的政策重點是提高司法效率、加快審判進程以及確保刑罰的嚴肅執行。他提出限制緩刑和減少刑期調整的可能性,特別是針對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巴尼耶呼籲採取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同時,他主張建設更多的監獄設施,以應對現有監獄過度擁擠的問題。此外,巴尼耶還支持引入更多的社區服務和罰款形式作為刑罰的一部分,以實現更靈活的懲罰機制。
6. 教育與醫療
在教育領域,巴尼耶指出,法國目前面臨教師短缺問題,尤其是在偏遠地區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他提議通過吸引退休教師志願者的方式來緩解這一問題,提升整體教育質量。與此同時,巴尼耶承諾在醫療領域加大投入,尤其是在偏遠地區,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吸引更多醫生前往工作,解決“醫療荒”問題。
7. 其他重要議題
巴尼耶在演講中還涉及多個重要議題,包括反種族主義與社會公平、加強公共服務、維護法國世俗主義原則等。他強調,政府將對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採取零容忍態度,確保社會的和諧與團結。同時,他承諾將尊重法國在墮胎、同性婚姻和輔助生殖等領域的自由,不會對這些問題進行倒退或修改。
法國費加羅的評論說,巴尼耶的首次施政報告可以說是一次試圖尋求妥協和平衡的嘗試。他提出了減少財政赤字、加強移民管控和收緊司法政策等措施,試圖在法國當前高度分裂的政治環境中找到一條折中之路。然而,正如他在演講中所強調的,法國社會面臨的挑戰複雜而嚴峻,未來的政治道路註定不會平坦。
各方不同反應
演講結束後,各方反應不一。總體上其講話沒有引發過多的極端情緒,中右翼的共和黨表示謹慎支持,認為其立場符合該黨的期望,而極右翼的國民陣線則呼籲進一步收緊政策。相比之下,左翼和環保派則批評巴尼耶延續了“最右翼”的政策路線,缺乏合法性。社會各界也對他的經濟和社會改革方案抱有不同看法,工會對有關提高最低工資2%的措施表示支持,但同時認為其力度不夠,尤其是在退休制度改革尚未明確的情況下,工會對其承諾表示懷疑,認為只是“模糊不清的口號”,背後可能隱藏更多削弱勞動者權益的計畫。企業界則對未來的稅收政策充滿疑慮。認為其講話缺乏細節,過於籠統,尤其是在如何定義“大企業”和“高利潤”方面,對未來經濟政策的執行效果不確定,擔心緊縮政策可能會給中小企業帶來額外負擔。此外,對巴尼耶演講中談到的海外省問題,他宣布將推遲新喀里多尼亞的省級選舉並決定不將選民登記權解凍問題提交給國會。引發了一些議員的強烈不滿,認為政府對激進的獨立派做過多讓步。
《費加羅報》分析認為,巴尼耶的首次政策講話展現了他在左右翼政治壓力之間尋求妥協與平衡的施政路線,但這一左右逢源的政策風格也引發了各方的批評,不少人認為其政策缺乏具體措施,不能真正解決法國面臨的複雜問題,巴尼耶的未來挑戰在於如何在分裂的議會中達成共識,同時確保政府的長期穩定與有效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