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30 歲後想移民,還來得及嗎?

這些年來,許多在臺灣的親朋好友都曾經好奇地問過我們,「你們當年為什麼要離開臺灣?」以及我們如何實現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加拿大夢?

其實一路走來,我並不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多元文化的環境,與不同價值觀的衝擊下,即使是在平凡日子中的所見所聞,也真實地帶給我們不少的啟發與省思。讓我想到在天下雜誌讀過的一篇文章《加拿大夢為何能取代美國夢》中所提到,同樣在移民加拿大後,又回臺教書的臺大外文系教授傅友祥,把加拿大形容為「馬賽克」(mosaic):「遠看是幅畫,近看則片片不同。」

期待我能透過這一段追逐「加拿大夢」的足跡,能夠帶給你一些不同的看見,讓你勇敢擁抱你人生的夢想。

一場夢想與現實的拔河

一個陽光普照的夏日午後,同事小遙與我坐在前往臺南出差的火車上,她不經意地聊起在英國留學的那段歲月。沒想到,在這一小時的車程中,她的故事有如燭光一般,照亮了在我記憶深處可望出國留學的夢想。

不過,當時的我一直尚未付諸實踐,而這莫過於這個夢想有些遙遠又若隱若現,讓安於現狀及蠢蠢欲動的「兩個我」爭執不休,一直想不出到底是該勇敢赴加,還是要穩穩地待在臺灣。

我們是臺灣典型的雙薪家庭,當年孩子也才剛出生不久,每天我們就像螞蟻一樣殷勤地工作著,生活在屬於自己的舒適圈裡,雖談不上財務自由,但也算是衣食無虞。

只是那個渴望至加拿大生活的那個我,常常用著極其微小的聲音說道:「我好想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啊!現在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嗎?常常加班好累啊!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難道我不能為自己任性一次嗎?」 然而,在殘酷的現實下,「安於現狀」的我總是能略勝一籌。於是這個夢想,似乎離我愈來愈遠了。

幾年後,孩子即將進入小學,我們開始思考,「如何能給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機會?」那時我們朝九晚五的工作也遇到了一些瓶頸,需要突破。於是渴望向外發展的我又出現了,於是又再次向另一半提出追夢的可能性。同時諮詢了一名辦理留學業務的好友馬克。沒想到,馬克竟相當樂觀的鼓勵我們,要勇敢追夢。

「30 幾歲了,我們真的可以放棄一切,從零開始嗎?」、「加拿大的物價及國際學生學費這麼貴,我們活得下去嗎?」 、「父母在、不遠遊,我們真的可以掙脫這傳統的框架嗎?」、「萬一沒有成功,又該怎麼辦?別人又會怎麼看?」當我們愈是認真思考追夢的同時,得到的卻是更多讓人卻步的理由。

「如果在低落的房市景氣下,我們可以賣出房子;如果一家人的簽證可以順利通過,那就讓我們勇敢一次吧!」當時我們是這麼想的。沒想到這兩件事在一個月內都實現了。就這樣,我們懷著一顆忐忑不安、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毅然決然放下在臺灣的一切,故作堅強的揮手道別我們的親友,離開孕育我們的故鄉臺灣,飄洋過海踏上一個完全陌生、無人熟識的國度──加拿大。

選擇護理專業的理由

當飛機降落加拿大的這一刻起,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往前走。這時才真正深刻意識到,要實現夢想,絶對不能只是憑著一股熱情。除了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外,還要去尋找,以及適應任何有辦法讓我們存活下來的方式。

來到加拿大的第一年,我先進入語文學校就讀,試圖挽救自己爛到不行的英文。同時思考著什麼樣的專業工作,可以讓一家人在加拿大的生活穩定下來。

最後我決定跨足「護理」專業,而做出這樣選擇的理由很簡單。首先是「護理」為當年的移民專業項目之一,再加上加拿大醫護人員短缺及醫護科系入學門檻高,相信未來找工作及移民都會相對容易。第三,不受景氣影響的醫療行業,在收入會有一定的保障。最後,我自己過去 10 年,在臺灣的醫院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對臨床工作也會有一定的興趣。

護理系留學生活的真實模樣

你對加拿大留學的想像是什麼呢?是在像好萊塢電影裡那美麗的校園裡學習?是可以結交許多金髮碧眼的帥哥美女?還是可以在美麗的加拿大,過著人人稱羡的生活?

甚至好像有人說過,可以用錢來國外買個學位,感覺在國外讀書很容易,很好混畢業。如果你是這麼想的,以下留學生活的真實模樣,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我讀的是二年制護理學位 (Licensed Practical Nurse Diploma),當年錄取學生人數 130 名,但如期在二年順利畢業的只有 30 名(大約是錄取人數的 23% 左右)。

我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護理」專業除了對學科知識及臨床訓練有嚴格的要求外,對「溝通」更是有極高的要求標準,因為醫護是一個與生命習習相關的行業。

除了堆積如山的作業,報告及小考的轟炸外,自己找額外時間自修(Self-Study)是常態,而這也真的會令人開始懷疑人生。對了,還要自己找時間到實驗室,練習臨床技能,才能通過及格分數為 80 分的臨床能力檢定考試。

因此,在這裡想要透過「臨時抱佛腳」的僥倖心理是完全行不通的,除非你有超乎常人的快讀與記憶能力,可以在每 1 到 2 個月內讀完 3,000 頁以上、由一堆拉丁文單字組成的原文書。記得以前在臺灣讀大學時,很依賴考古題,但是在這裡考古題是不被允許的。請記住,個人「誠信」原則,絕對是在加拿大讀書及工作最重要的基石。

如果你問單身的留學生,對留學生活感受如何?應該不少人會告訴你:「孤獨」。而對有家庭的我而言,更難以用任何文字來形容那些年的挫折,沮喪及疲累感。除了沒有家庭與社交生活外,常常還必須靠著咖啡因含量很強的茶,在無數的夜晚,幫助我清醒的撐下去。

這一條漫長、艱辛的留學路,常常讓我不禁懷疑,「我真的可以做到嗎?」在極度疲累加上滿滿的挫折感下,就會想「我們在臺灣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出國折磨自己?」我記不清楚有多少次,幾乎已經要放棄,崩潰地在書桌前流著淚祈禱。

臨床實習:主動學習,為自己負責

記得某天早上近 7 點,我一如往常抵達實習病房,從大夜班護理師手上接收了1 名昏迷病人、2 名半昏迷病人、1 名阿茲海默症的病人,再加上另外 2 名病情相較穩定的病人。

預計中午時,還會有一名新報到的住院病人,而這就是我一天的開始。中午 12 點半,護理主管突然跟我說,「下午 1 點,是你這個組的個案跨科討論會,相關的專業人員包括醫師、藥師、社工等等都會來討論病情,你要負責主導及報告。」

當下我告訴主管:「可是⋯⋯這是我第一天照顧這個組裡的病人,我還沒空深入瞭解他們。」主管丟下一句話:「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你要好好把握。」然後,他轉身就走了。

我默默地推著 6 本厚厚的病歷,準時走進了會議室,現場大約有 10 個人都已經坐定在那裡準備好開會。主管簡短地介紹了我,就對我說:「交給你了!」

我默默翻開每一本病歷,對每個病人作了簡短的個案報告,用著自己不太確定的英文發音,說出長長的醫療診斷名稱,及每個病人至少 10 種左右的藥品名。憑藉著早上短短幾小時照顧的印象,以顫抖的聲音,報告著每個病人的病情。

如果我說,A 病人有瞻妄或混亂(confused)情形,他們則要求我形容病人怎麼樣混亂。我說,B 病人感到噁心,他們便問,B 目前的用藥及藥效如何?病人有那些鎮靜劑?另外還有「哪種特定的藥對特定的病人比較有用?」、「那 C 病人這幾天有什麼變化(包括身、心、靈)。C 的女兒調適的情形如何?」我說,「D病人的腳有傷口。」他們問:「傷口狀況如何?你們如何處理?癒合情形怎麼樣?」

其實在其中最大的挑戰,並不是專業問題本身,而是除了要具備臨場應變能力外,還要克服在語言上的溝通障礙。

加拿大的醫學養成教育,希望學生能夠從做中主動學習、主動發問,為自己的照護負完全的責任。老師或臨床主管不會盯著你、更不會為你負責(cover)。你作錯了,只能重修。當年學習壓力很大,事後回想,其實是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

而醫療照護團隊中,他們會尊重各個不同專業,不會只有醫師說了算。護理人員或藥師也經常跟醫師討論醫囑,也都可以給其它建議,例如這個病人用的藥效果不彰等。

給想到加拿大生活的年輕人 3 個建議

一、先問自己想要到加拿大生活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先瞭解自己只是想要留學呢?或是想要移民後、回到臺灣工作?或真的要在這裡工作與定居?因為不同的目的所要準備的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考慮未來在這裡工作與定居,首先要研究現階段移民規定的專業項目,然後考量評估自己可以從事的專業工作,如當年我決定選擇「護理」專業一樣。當然有一些專業是可以透過認證在臺灣的工作經歷,進而申請、通過這裡的證照考試而執業。

二、依自己所決定的方向,申請學校及簽證,準備相關費用。

如果要讀書,要先對申請的科系進行研究提出申請,並預備學費及足夠一年不用工作下,也能夠支撐自己的生活費用。進入專業課程後,通常可以半工半讀,但仍應以讀書為重。因為工作只是為了生活,若被當掉要重修,可是要花更多的時間及金錢。

三、「調整心態」是最重要的事先認清自己是初來乍到的外來寄居者,以謙卑的心態探索這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吧!不單單是在語言上的適應,在文化與價值觀上,也有很多都需要敞開心胸、去包容及學習的地方。

我有看過一些即使通過執照考試的非加拿大人,花了許久時間仍找不到專業工作,於是他們便以「種族歧視」作為藉口。

後來當我自己也開始在加拿大領導團隊後,我才真正的體會到,你所表現的態度,對加拿大職場文化的瞭解,多元社會的價值觀,都是老闆雇用員工的重要考量因素。很多有經驗的人也常常忽略很多新的資訊,或是該注意的細節,可以說他們的失敗,其實都是來自本身的驕傲。

像 Netflix 共同創辦人雷多夫(Marc Randolph)就曾說:「圓夢就是一心一意追求近乎不可能的事。」你對夢想抱持是什麼態度呢?對於你人生所作的每個決定,是竭盡全力?或者只是盡力而為而已呢?希望我的「加拿大夢」也能成為那一盞小小的燭光,照亮你心中在角落裡那個埋藏已久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