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韓國移民妻子如何克服歧視與文化差異

在韓國,結婚幾乎被視為一種社會責任。
 
自199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就不得不制定政策,鼓勵韓國男性(最初是那些在農村找不到對象的男性)與從海外來的女性結婚。
 
但這些「婚姻移民」女性的生活並不容易。有些人一搬到韓國,就受到羞辱,並報稱她們遭受家庭暴力和虐待。
 
很多女性剛到韓國時甚至不懂韓語,但儘管如此,她們在韓國社會中為自己開闢了重要的地位。
非韓裔警官
金哈娜(Kim Hana)第一次見到丈夫是在尼泊爾,她阿姨安排了相親。
 
他從韓國飛過來,三天內他們就談婚論嫁了,同年一起搬到韓國。
 
據她說,尼泊爾的年輕人想要出國,無論是出去結婚還是工作,這並不罕見,因為尼泊爾的機會有限。
 
11年過去了,她現在是一名警察,而警察中只有很少人是非韓裔。
 
「有些人可能認為,與韓國本土人相比,我不是一個稱職的警察……但我並沒有時間去想這些。」31歲的她在入籍後改變了自己原本的尼泊爾名字(Samjhana Rai)。
 
她說:「當我穿著制服、腰上掛著槍的時候,我想沒有人會介意我『看起來不像韓國人』。」
 
她是一名外交事務部人員,成為尼泊爾人和韓國人之間的橋樑。
 
政府運營的多文化家庭支持中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來韓國與韓男結婚的女性數量增加了一倍多,從2007年的12萬人增至2019年的28.7萬人。
 
但刻板印象依然存在,來自東亞和南亞的移民妻子被認為是郵購來的,或是被「賣」給丈夫,歧視也依然存在。
 
「我記得兒子還小的時候,我們上公共汽車,一個男人對我喊道,『越南人,過來坐這兒!』」金哈娜說。越南女性約佔韓國外籍妻子的三分之一,比例最高。
 
不過,金哈娜很大程度上已經擺脫了這種狀況,她覺得韓國社會正在包容更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韓國政府從2008年開始設立了多文化支援中心。
 
「現在這裏有很大的外國人社區,我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她說。
 
移民平權活動家
元玉錦(Won Ok Kum,音譯)是在越南家鄉認識丈夫的。
 
如今,這位農民的女兒擁有法律行政碩士學位,此前還擔任過首爾名譽市長。
 
去年她還代表執政自由民主黨競選議員,成為少數非韓裔參選人之一,不過她失敗了。
 
儘管如此,她仍在繼續工作,並爭取通過一項法律,加強監督對移民工的歧視。
 
她人生的轉折點,是此前曾幫助過一些越南工人,這些工人為了改善工作環境而罷工,但遭到逮捕。
 
她說:「在越南,我從來沒想過要追究當權者的責任,但看到那些工人打贏了官司,我才意識到,在韓國我們可以做出真正的改變。」
 
不過,她還是遇到一些挫折。最近在幫助移民工人延長簽證時,一名移民官員拒絶用慣常的敬語稱呼她。
 
她說:「連我都被這樣對待,想想其他移民會受到怎樣的待遇。」
 
翻譯員
1999年,24歲的吉拉(Kyla,化名)剛從菲律賓來到首爾,她沒法與韓國丈夫溝通。她從來沒出過國,而且這是她的初戀。
 
他們是通過菲律賓統一教會認識的,但幾年後,婚姻破裂了。
 
丈夫開始喝酒,最後離開家,切斷了對她和三個孩子的經濟支持。
 
她說:「他要求離婚,但離婚在菲律賓不可行,所以我一開始就拒絶了。」
 
由於得不到支持,吉拉開始尋找教師的工作。
 
「我會工作很長時間。但有時我帶回家的錢不夠支付所有賬單,」她解釋。
 
今天,吉拉已挨過艱難的時刻,成為指導移民妻子的導師,同時也為警察和移民服務機構做翻譯。
 
她告訴學員,他們不僅是嫁給一個家庭,而且嫁給了一種文化。吉拉說,多元文化中心提供的支援,越來越多地讓男性參與到對話中,實證很有幫助。
 
她說:「韓國男性接受了關於組建多元文化家庭的教育,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
 
吉拉說,未來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和其他韓國孩子一樣的機會。
 
她的女兒正在接受K-Pop明星訓練,二兒子在IT公司工作,長子在海軍服兵役。
 
她說:「我已經盡我所能(幫助)孩子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