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台灣人在美職場怎麼活?一文告訴你幾個行為面試的禁忌

回到台灣,很多人常常問我在美國創業和工作會不會受到很嚴重的種族歧視。其實面對這種問題我一直很納悶,如果在台灣我們都不覺得種族歧視很嚴重的話,你怎麼會覺得在美國會更嚴重呢?
 
講直白一點,美國富豪中,有一大堆都是「少數人種」,甚至其中有不少亞裔和華裔在美國發光發熱,其中更有為數眾多的產業新貴。反觀在台灣,不要說非常弱勢的「陸配」、「新住民」了,台灣過去高速發展的五、六十年來,島內的財富都很少流出幾個大家族財團外。連科技業這種理論上是最可以刺激現代階級流動的產業,創業家和科技人才在台灣都被家族財團當作打工仔。
 
而且在美國,最常被台灣人在內的華人拿出來批評的印度人,微軟、Alphabet、IBM、Deloitte等的現任總裁,卻都是印度移民,而且還是印度出生的第一代移民。
 
要說是因為大家戴慣了有色眼鏡而在多元社會產生的相對剝奪感也好,要說是給自己找藉口也罷,總而言之繼續自怨自艾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好好了解一下為什麼自己在國外職場格格不入。
 
管理文化很不同
 
記得過去有幾位在FAANG裡面幾家擔任管理職的外國朋友,在外面閒聊的時候小心翼翼地問道是否能請教關於華人的一個問題(認為我會被冒犯),而他們問的是:
 
而被問到這個問題,我是沒有被冒犯,我通常都直接回答:
 
「不瞞您說,我自己管理一段時間了,華人一般而言是我見過最難管的員工。」
 
講出這句很多人已經玻璃心碎滿地了,所以要趕快解釋一下為什麼。
 
很多人常常會以華人很「努力」加班工作,然後反過來批評許多其他文化下的人很懶散、太過於「樂天知命」而「不上進」。
 
而對此我只能冷冷地告訴你……
 
作為一位管理者,我不怕懶惰的人,因為懶惰的人很容易管理:要不就是激勵、要不就是解雇。
 
我反而最怕的是那種很「努力」,但是搞不清楚為什麼自己老是用別人兩倍的時間,來做人家一半的事情的人;
 
我也怕的是那種只知道愛錢和賺錢,卻不知道自己為何賺錢的人;
 
我更怕的是那種認為工作不開心、沒有學到東西是常態的人,認為人生每個工作天1/3的時數交給公司,只要能得到金錢回饋就滿足的人。
 
因為有任何這三種特質的人,是沒有核心價值的人。而很不幸地,大部分的華人,包括我們台灣人在內,幾乎都是這種人。
 
這種人多了,就會創造毒性(Toxic)非常強的工作環境。
 
如果你是這種人,你或許可以藉這個機會了解一下為什麼很多其他國家的人不想跟你一起工作。
 
過去我面試過的數百人中,裡面至少碰上了幾十位華人(而且是長大才出國留學工作的華人)。而華人即使專業能力不錯,通常在進入行為面試(Behavioral Interview)的時候就會被刷掉了。
 
為什麼?
 
因為其實華人職場上根本沒有什麼行為面試的概念,基本上只要能夠進入生產線替老闆做牛做馬就可以了,誰管這隻牛馬喜歡什麼?
 
所以華人其實在行為面試時,通常表現出來幾種特質會讓面試者或是主管很不舒服。
 
特質一:不認為溝通和社交能力是必要專業素養
 
第一種特質就是對於硬能力(如寫Code、畫線稿、做報表等)以外的專業不感興趣。 尤其是對於如何去溝通自己的想法、如何去理解別人的想法,更不用談如何去妥協、如何去與對方達到共識。
 
缺少這種能力的人,會讓面試者覺得你缺乏同理心,而說真的,不管你某項專業能力多強,如果你缺乏基本的同理心和溝通能力,團隊上基本上沒有人會想要跟你一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