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商業周刊/陸客不來...經濟更依賴中國 近4成港人想移民台灣。

香港新特首林鄭月娥,將背負著「雙低」(低民調、港人對中國低認同)上台,她面對的是怎樣的香港?

中國崛起下,香港的優勢漸失。近年來上海、廣東自貿區相繼成立,前者打著「4小時快速通關」,會計審計、證券投資等領域對外資的限制將陸續開放;後者10個月新增6萬家企業進駐,香港地位搖搖欲墜。當中國各大城市陸續開放,自貿區林立,香港若找不出不可或缺的優勢,其前途不容樂觀。

以前中國需要香港,如今香港更依賴中國

最近6年香港年均經濟成長率3.5%,比對手新加坡整整低兩個百分點。香港占中國GDP(國內生產毛額)比率,也從回歸之初逾15%降至如今不及3%。

過去香港扮演的是中國吸引外資的門戶,但隨著中國陸續開放,它不須再透過香港吸引外資,反倒是香港要從中國吸引投資。目前中國也是香港最大出口市場,對中出口占香港總出口一半。

以往是中國更需要香港,如今是香港更需要中國。

全球IPO龍頭地位,可能被滬股搶走

香港連續兩年成為全球初次公開發行(IPO)第一,但這要拜該年全球最大IPO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港上市之賜。2016年9月該銀行在港IPO金額76億美元,是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後全球最大IPO。

港股IPO金額雖全球第一,但地位正在惡化。2016年港股IPO金額衰退26%,日均成交量下跌36%,包括配股、股票認購權等金額創8年新低;上海、深圳股市在全球IPO加起來的市占率,從2015年的11%升至去年的近15%,和香港(18%)正快速接近中。普華永道(PwC)預估,今年上海將與香港競爭全球IPO龍頭。

陸客不來,零售業收入連四年下滑

服務業占香港GDP超過9成。香港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是「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地產及樓宇業權」、「金融及保險」,過去香港被稱為金融中心與購物天堂,也反映這個現象。

不過香港零售業收入已連續4年下滑,主因是陸客逐漸下降。2013年起,陸客占香港旅遊人數已逾75%,但自2015年開始,陸客逐年減少,香港迪士尼樂園已連續兩年虧損,去年上海迪士尼開園更是雪上加霜。

旅遊業寒冬使香港多家酒店開始賣身求生,包括銅鑼灣區的J Plus酒店以港幣17億元出售、天后區Equinox酒店、西九龍絲麗酒店也分別以港幣4.5億元出售。

香港旅遊發展局預估,2017年全體及中國訪港旅客數將分別下跌2.2%及3.7%。若想重振「購物天堂」,香港如何提升對陸客及外國觀光客吸引力將是關鍵。

快樂指數不如利比亞,近四成港人想移民

香港人口密度是台灣10倍,人均收入居全球前10名,是台灣的1.74倍。但香港人均與快樂程度並未成正比,其快樂指數不但遜於星、台、韓,甚至不如利比亞等開發中國家。港人不快樂來自經濟與政治因素,包括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中、港矛盾。

北京近年雖加強對港融合,但港人認同中國人程度卻創新低,尤其年輕人對中國身分認同感每下愈況。如今香港有近四成民眾想移民,台灣是首選。如何避免「窮得只剩下錢」,將是香港新特首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