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諮議局倡重開投資移民吸錢 學者憂推高樓價兼得益不太

【明報專訊】有報告建議聯邦政府重開吸引富人移民的投資計劃,但有學者認為投資移民導致樓價急升,反對重開計劃。
 
曾經有18年,聯邦政府透過移民投資者計劃(Immigrant Investor Program,簡稱IIP)吸引身家淨值至少160萬元的人士,向加國政府借出80萬元,5年後無利息還款;作為交換,參加者可獲永久居民身分。
 
計劃已在2014年遭取消,當時聯邦政府表示,計劃對加國的經濟效益有限,只吸引那些想比其他經濟類移民少納稅的投資者。曾有傳媒報道指,計劃是本國樓價急升的原因之一。
 
在計劃被廢除的3年後,加拿大諮議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發表報告,建議當局重啟和改革計劃。撰寫報告的諮議局移民高級研究員埃阿薩爾(Kareem El-Assal)承認,IIP等計劃的往績不是很好,他又說雖然報告建議當局重開計劃,但不代表認為加國需要一個新的IIP。
 
報告提出一個IIP的3項好處 ,包括容許各省累計投資者的貸款利息,增加經濟發展資金,和促進消費。但這些效益究竟有多大,諮議局也沒有太大信心。一份2015年的分析指,當時仍受惠於IIP資金的省府和地區政府,在每名投資者身上只能賺到約39,600元。
 
研究富翁移民行為的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教授利(David Ley)指,上述數額相比投資者及其家庭的安置費用,根本不算多。
 
報告認為,一個新的IIP能創造數以千計的全職職位,它引述聯邦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的分析指,投資者基金在2007年至2011年間,幫助創造10,781個全職人力工時職位;但IRCC不能斷言,缺少了投資者計劃,能否也創造同樣數目的職位,暗示此效益不如想像中大。
 
另外,報告引述有估算指,每個投資者家庭都會花費75萬元在投資、購物和房地產等,但此估算金額可能過高。
 
利認為,IIP等計劃明顯導致多地的樓價急升,尤其是溫哥華,他估計從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商業移民合共帶來介乎350億至400億元資金,只要投放一小部分在樓市,已能帶來重大影響。
 
有報道歸咎現時仍在運作的魁省移民投資者計劃(QIIP),是輸送海外資金進溫哥華樓市的「走後門」途徑。QIIP跟聯邦IIP的金額要求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投資者只需表示有意定居魁省,不需真的留在當地。有傳媒稱,至少89%的QIIP參加者最終定居其他城市,大部分在溫哥華。
 
諮議局的報告則引用研究指,投資移民令溫哥華的樓價上升3%,報告另一作者、西門菲沙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教授帕夫洛夫(Andrey Pavlov)形容升幅輕微。對於報告選擇研究聯邦政府在2012年暫緩IIP時,而不是2014年廢除計劃後的樓價,帕夫洛夫解釋指當時的樓市是回應政府的宣布,在真正廢除IIP時,市場早已消化消息。
 
但利形容此分析尤如「垃圾」,因它不是基於現實研究,他說自已是跟很多地產經紀和商業移民傾談後,才知道他們帶了多少錢來加拿大。
 
利曾在2010年著書指,IIP也未能增加投資者本身在加國的財富。書中描述利在1997年進行的24場採訪,對象為透過IIP等商業移民計劃來加國的香港和台灣人。這些人都住在溫哥華貴價地段,但只有3人在溫市取得經濟上的成功。利說有些移民生意失敗,有些人甚至被高稅率、嚴格的規定和低回報嚇怕,從未在這裡做生意。利其後再訪問250名商業移民,發現結論也差不多。
 
利的研究也發現,投資移民的入息申報少於整體移民和難民,可以交少於平均的入息稅,利估計是因為他們沒有申報全球資產。
 
埃阿薩爾則重申,新IIP的效益應為帶動消費和貸款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