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川普回歸讓外籍員工好焦慮:科技大廠提醒「別亂出國」,新政府恐再次限縮H-1B與移民空間

著川普(Donald Trump)即將在2025年1月再次重返白宮,也讓美國眾多大型企業內,眾多持有「工作簽證」的外籍人才員工,開始感到憂慮和不安氛圍,甚至傳出像亞馬遜(Amazon)、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公司,打從本屆大選結果確定後,就提前對旗下國際員工發出提醒,警告他們如有打算回國旅行或離開美國,必須慎重考慮或在明年1月20日之前返回。
 
《日經亞洲》在報導中,不只取得上述兩家大企業的內部信件,也訪問到一名中國籍的女性工程師,從她的身上就能反射出,許多持工作簽證的外籍員工,現階段面臨的兩難與困境。在一家大型科技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的維多利亞・陳(Victoria Chen),受訪時正在安排、可能是她未來4年最後一次「出國旅行」,原本計畫在明年1月農曆春節期間回中國探親的她,當知道川普再次當選後,隨即選擇變更行程。
 
維多利亞坦言,「我並不想冒險,我也想回家看望家人,畢竟這很有可能是、未來四年內最後一次!我得在川普執政期間留在美國境內。」儘管更改航班的費用高昂,她還是選擇調整旅行計劃。許多和維多利亞類似身份的移民,都在重新規劃這個海外返鄉旅行,他們擔心,川普重新上台很可能帶來像第一任期那樣強硬的移民政策,進而影響接下來幾年走向。
 
對來自海外員工有高度依賴的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移民機構數據顯示,光是2024一年、亞馬遜一家企業就幫9265名外籍員工背書,並申請H-1B工作簽證。H-1B是一種臨時工作簽證,主要讓科技產業聘僱外籍高技術人才。國務院數據顯示,2023年發放的26萬5777份H-1B簽證中,多數持有人來自亞洲國家,其中印度占72%、中國占12%。
 
根據規定,持有有效H-1B簽證的外國員工,不需要額外申請許可、即可留在美國工作;但如果他們需要出國旅行,必須持有「有效簽證」才能重新入境。這些簽證由駐外使領館簽發,一旦川普2.0政府選擇加強移民審查,就有可能讓簽證的審理時間和拒簽率上升。為此許多移民律師都告訴客戶,「如果非必要,就別出境旅行,因為你不知道會在美國境外滯留多久,甚至不確定能否回來。」(相關報導:去歐洲跨國旅遊以後又要辦簽證?德國、荷蘭重開邊境管制,申根協議面臨尷尬時刻|更多文章)
 
這群外籍員工與移民律師的擔憂,是不是杞人憂天?回溯川普第一任期的數據,就能知道他們確實有必要提前做準備。舉例來說,川普曾在2020年6月、以保護美國人就業為由,發出行政命令禁止移民機構,簽發更多新的工作簽證,當中就包括H-1B簽證,但這個命令最終被法院擋下,並對白宮表示「此事已超出總統職權」。
 
雖然被擋下,但回看川普第一任期,H-1B的申請拒簽率確實飆高不少,2018年達到24個百分點,是自是2009年以來最高。如果拿來和拜登(Joe Biden)政府相比,前三年拒簽率只有2至4%,兩者差距非常明顯。多位移民律師都對接下來4年非常悲觀,駐點邁阿密的布拉特(Joshua Bratter)表示,「我們預期,(H-1B)拒簽率可能會像前一屆川普政府一樣,他的團隊曾明確表態,H-1B並不是受歡迎的類別。」
 
在一片悲觀立場下,有部份海外員工想把最後期望寄託在馬斯克(Elon Musk)身上,這位來自南非、也曾拿過H-1B簽證的億萬富豪,他所管理的特斯拉(Tesla)目前也是重要H-1B受益者,光是2024一年就申請1767份簽證,許多外籍員工希望馬斯克,能發揮影響力讓川普2.0政府不要緊縮移民空間。
 
這個看似合理的期待,許多律師提醒外籍員工,即使馬斯克有能力且願意遊說政府,別忘了2.0團隊內還有一位強硬派人物,早在前一任期就已經「惡名昭彰」,他就是被宣布出任國土安全顧問及白宮政策副幕僚長的史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曾主導2017年穆斯林旅遊禁令、加強對中國留學生審查與強行讓美墨邊境兒童與父母分離的「零容忍」政策,都與米勒有直接關係。